|
颈椎病康复健康教育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关组织,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多见于青壮年或老年,40-60岁为高发年龄,男多于女,C4-C5和C5-C6为好发部位 颈椎病有哪些表现? 1、眩晕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 2、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段同时存在。 3、视觉障碍 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继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变,少数病人可出现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现象。 4、突然拌倒 当病人颈部旋转时突然感到下肢发软拌倒。 5、根性症状 主要症状为颈部不适感如颈部疼痛、颈部僵直、颈部麻木,并放射到一侧上肢。
牵引治疗、物理因子、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中医疗法 落枕是颈椎病的信号? 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已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功能,这成为“颈椎失稳”,而其椎关节已可能发生“错位”,可累及椎间盘,使骨质增生加速,发展成颈椎病。 颈椎病的饮食? 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 颈椎病如何科学预防? 枕高10-15cm,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和保暖性。仰卧时,枕头置于颈后部,枕头高度为患者拳头直径为宜,使颈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凸位置,颈部肌肉得以充分休息。侧卧位时,枕头高度为患者肩峰至同侧颈部的距离为宜,置于肩以上,使头部与床平行,颈椎保持中立位,这样可保持颈部肌肉的平衡。 颈椎病如何自我锻炼? 【双掌擦颈】十指交叉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前后点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部尽量前伸拉长,30次。 【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右侧时,上身转向左侧,头转向左侧时,上身转向右侧各10次。 【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复原再反方向5秒。 【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 【双肩化圈】双肩同时向前后化圈,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10次。 颈椎病锻炼的注意事项? 1、慢,运动时动作尽量可能慢,防止头晕、头痛。 2、松,运动时,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尽量不用力,使肌肉各关节,得到舒展,促进气血流通,加快康复。 3、静,排除杂念,专心练习,怡然自得,对身心健康起到良好调节。 4、恒,锻炼要持之以恒,每天3次,每次应量力而行,练习后自我保健按摩,如捏一捏,点按风池,大椎,肩井穴,达到满意效果。 如何预防颈椎病? 晚上不宜高枕卧,俯首工作有限时;看书毋防添支架,沉思亦可托腮额; |